紫外分光光度計是一種基於物質對紫外可見光譜區域的吸收特性來分析物質成分和結構的精密儀器。它廣泛應用於化學、生物、醫藥等領域,用於定量分析和定性鑒別。
1.樣品準備:
樣品應透明無雜質,避免顆粒物影響測量結果。
使用石英或玻璃容器盛放樣品,以確保光線能順利通過。
樣品濃度需適中,過濃的樣品可能導致透光性降低,影響測量準確性。
2.儀器檢查:
在使用前,應檢查電源線是否連接良好,確保儀器接地功能正常。
檢查儀器的各個部件是否完好,特別是光源和檢測器部分。
定期檢查紫外燈泡是否正常工作,以及是否有銀色的反射鋁鏡片。
3.預熱與校準:
開機後需預熱至少20分鍾,待儀器自檢通過且指示燈變綠後再進行測試。
定期進行波長分析,確保儀器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4.操作規範:
在進行波長分析時,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按鈕進行操作。
將相對樣品溶液和待測溶液分別倒入比色皿中,並正確放置在比色皿架上。
使用控溫攪拌附件時,應從低速緩慢升速,避免轉子不能正常運轉。
5.安全與維護:
使用時應注意安全,任何維修或檢修工作都應在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下進行。
不要讓液體灑在儀器上及儀器內,防止損壞。
使用完畢後,關閉電源,取出比色皿清洗幹淨,並做好防塵處理。
將防潮劑放入樣品室,關閉儀器電源,待管理人員同意後方可離開。
6.記錄與報告:
使用前在預約登記本上預約,使用後填寫使用登記本。
記錄實驗條件、樣品信息、測量數據等,以便後續分析和追溯。
7.環境控製:
確保實驗室溫度和濕度適宜,避免環境對儀器造成損害。
對於控溫元件,如測試溫度超過40°C,應接入冷卻循環水以保護;若低於15°C,則接入N2進行吹掃,防止冷凝水影響測試結果。
